养老服务细分新职业涌现,超15种岗位共筑幸福晚年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深入发展,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精细化。人社部近期发布的一批新职业中,养老护理员类别下新增了社区助老员和老年助浴员,这正是养老服务专业化趋势的体现。据统计,目前与养老相关的新职业已超过15种,部分已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共同守护着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1. 守护健康: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精准“打分”

北京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如何科学养老成为重要课题。在北京朝阳区光明山老年公寓,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马爽正在为81岁的韩奶奶进行年度能力评估。她使用21页的评估手册,涵盖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四大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并结合老人的体检报告和现场测试,为老人“打分”。

“‘打分’评估至关重要,”马爽解释,“它能帮助老人和家属了解自身状况,进行风险防控,也为养老机构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是政府补贴政策的重要参考。”这项工作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专业的沟通技巧,尤其对于认知障碍老人,更需要耐心和同理心。

  • 相关职业:陪诊师、康复治疗师、安宁疗护师

2. 细致照护:照护管理师提供系统关怀

下午4点,照护管理师陆亚静骑着电动车来到一位78岁老人的家。这位老人患有肾病,每周需要透析三次,视力也严重下降。陆亚静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血氧等生命体征,检查居家环境,了解老人近期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并安排了上门修脚服务。

作为一名高级照护管理师,陆亚静负责牛街地区53位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管理工作。她每月至少上门两次,并保持线上沟通。与养老护理员不同,照护管理师更注重系统性服务,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照护指导、风险防控训练、心理情绪疏导以及对接其他居家服务等。“我们不仅关注老人的身体,更关注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陆亚静说,“照护管理应该尽早介入,防患于未然。”

  • 相关职业:养老护理员、长期照护师、认知障碍照护员

3. 提升品质:适老化改造评估师为居家养老“把脉”

适老化改造评估师谢荻頔正在为一位老人的家进行评估。他仔细检查了房屋的灯光、厨房、卫生间等各个区域,并与老人详细沟通,了解其改造需求。针对老人行动不便的情况,他建议在卫生间和卧室安装扶手,并考虑到老人希望消除阳台和室内坡道差的需求,建议同时进行地面防滑处理。

“适老化改造评估需要眼尖心细,要能准确理解老人的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改造方案,”谢荻頔表示。他的工作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居家安全,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 相关职业:养老辅具适配师、养老顾问(银发顾问)、社区助老员

从健康评估到日常照护,再到居家环境改造,这些新兴的养老职业,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守护老年人幸福晚年的强大力量。它们不仅体现了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更彰显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共同描绘着“夕阳红”的美好图景。 未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行业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新职业也将应运而生,为老年人创造更加幸福、安心的生活。

(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