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新机遇:抓住3大趋势做好4件事

我国老年人口已突破2.8亿,这个庞大的群体正在重塑消费市场格局。要让银发经济真正成为增长新引擎,需要看清市场变化,解决关键痛点。让我们用大白话聊聊这件事。

一、老年人消费正在发生3个明显变化

需求越来越多样:老年人既要实惠好用的日常品,也想要定制化服务。有的喜欢传统收音机,有的却想学用智能手表,不同经济条件和身体状况的老人需求差异大。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从”吃饱穿暖”转向”活得精彩”。保健品、体检套餐卖得火,老年旅游团、书画班、广场舞装备成为新增长点。上海有位70岁阿姨每年花2万上老年大学,就是典型例子。

网购不再是年轻人专利:2022年老年网购用户超5000万,很多老人学会用手机买菜、买药。疫情期间,北京社区教老人用团购小程序,现在他们比年轻人还熟练。

二、当前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

好产品太少:市面常见的老花镜、助行器款式单一,智能设备操作复杂。就像李大爷说的:”想买个带紧急呼叫的手环,要么太贵,要么不会用。”

基础设施跟不上:超市台阶多、APP字太小、服务台没老花镜。很多商场装修时尚,但找把休息椅都困难。

消费陷阱多:电视购物夸大宣传、养生讲座骗局时有发生。数据显示,老年人遭遇消费欺诈的比例是年轻人的3倍。

服务体验待提升:银行排队时间长、药店没有放大镜、有些店员对老人不耐烦。王阿姨抱怨:”去办个手机套餐,听半天也没明白资费。”

三、解决问题的4个实招

打造15分钟便利圈:每个社区标配老年用品专柜、药品配送点和咨询服务站。像杭州部分社区试点”银发便利店”,提供代购送货、产品试用服务。

推动适老化改造:所有公共消费场所必须配置休息区、大字标识、辅助工具。参照日本经验,商场试衣间加装扶手,超市推车自带放大镜。

建立产品白名单:有关单位定期发布优质老年用品目录,标注价格区间和适用人群。学习德国”易用性认证”制度,给达标产品贴专用标识。

培育专业服务队伍:培训100万老年消费顾问,社区驻点解答问题。建立全国统一维权通道,遇到纠纷可视频连线调解。

四、未来需要关注的3个方向

开发智能适老产品:带语音控制的智能药盒、自动调节高度的马桶,这类产品在日本已普及,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发展体验式消费:开设老年美食品鉴、园艺工作坊等线下活动,北京798艺术区的老年摄影工坊月均接待超2000人次。

构建银发经济生态圈:打通医疗、保险、旅游等服务,让老人享受全链条服务。

抓住银发经济不是简单做慈善,而是看懂2.8亿人的真实需求。当商场开始设置防滑地板,药盒自带服药提醒,服务人员学会慢速讲解时,这个万亿级市场才算真正启动。毕竟,今天我们为父母解决的问题,就是明天自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