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民政部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将以超过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国60至65岁年龄段的低龄老年人已达9000万,这些相对年轻的长者群体正成为特殊的社会资源。
在近期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民政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从现在到2035年,我国将迎来应对老龄化的黄金窗口期。这个时期退休的老年群体普遍具有学历水平高、健康状况好、社会参与意愿强等特点,形成了特有的老年人才优势。这些低龄老年人不仅社会保障相对完善,消费能力也处于较高水平,正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22%;65岁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老龄化进程呈现多重叠加特征:在人口总量开始减少的背景下,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比例持续攀升,养老抚养压力逐年加大。
专家分析指出,我国老龄化的特殊性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先例可循。预计在本世纪中叶,当老年人口突破4亿大关时,恰逢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阶段。这种特殊的时间重叠,使得应对老龄化成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为把握当前战略机遇期,我国正从多个维度推进应对措施:
- 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健康支持系统
- 推进适老化改造,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 规范养老服务市场,加强质量监管和权益保护
- 培育银发经济新业态,预计相关产业在GDP占比将从6%提升至9%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老年消费市场存在的乱象,相关部门将重点整治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完善的产品服务标准体系,为老年人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通过系统化政策布局,我国正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