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主播盯上老人:假温情背后藏着吸血生意

刷短视频的爸妈可能正被一群”电子骗子”盯上。现在各大平台冒出一堆穿西装打领带的”专家”、嘘寒问暖的”养生顾问”,还有在病床前装孝子的戏精主播。这些看似活生生的人,其实都是AI生成的”电子演员”。

这些账号玩得可花:用换脸技术包装成成功人士,用合成语音喊”姐姐””家人们”,直播间布景能造假成病房或实验室。有账号假装在输液,用”姐姐心疼下老弟”的肉麻话骗老人买天价蜂胶。更过分的是搞”剧本杀”,编造父母双亡的苦情故事,专门收割独居老人的退休金。

他们摸准了老人的软肋:既怕生病拖累子女,又缺人陪伴。算法精准推送这些假孝子的视频,评论区里老人们还傻乎乎地关心”小王今天退烧没”。实际上运营团队早备好200套话术,演完孝子演专家,就等老人点进购物车。

别看平台喊着要整治,这些骗子就像打地鼠游戏。封个账号,换个虚拟形象就能复活。更气人的是AI自动生成的养生谣言秒过审核,真实用户的举报反而石沉大海。有团队自曝”起号-养粉-带货-封号”的流水线操作,被封就当是交”平台保护费”。

这事背后透着坏水:把老人对健康的焦虑、对亲情的渴望,统统换算成带货数据。卖2680的磁疗床垫成本不到300块,号称能治百病的养生秘方可能就是在出租屋随便编的。他们算准了老人不会投诉,子女发现时钱早进了骗子口袋。

要破这个局,光靠封账号不够。得给每个AI主播办”电子身份证”,用数字水印标记虚拟形象。平台也该给老人专区配人工审核员,像银行防诈骗那样设置转账提醒。最重要的是,别让骗子替我们给父母当”电子儿女”——多教爸妈用手机查真伪,每周打个视频电话,可能比什么防骗教程都管用。

技术本无善恶,但当AI学会喊”爹妈”骗钱时,该反省的是我们:给父母的爱,难道还比不上骗子编的几句台词?别让赛博空间的假孝顺,成了现实亲情缺失的照妖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