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持续发力,优化“一老一小”民生保障

“一老一小”向来是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民生焦点。近年来,云南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着力优化养老服务的供给侧结构;同时,始终坚持儿童优先发展的理念,不断健全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在“一老一小”民生服务方面,提交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云南省依托“旅居云南”的金字招牌,创新性地推出候鸟式养老模式,并与北京等地携手打造“冬南夏北”的旅居养老新范式。“七彩云南·康养福地”的美誉度持续提升,有效推动了银发经济的发展,养老事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联动发展也释放出新的动能。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政府已连续13年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在2024年,全省范围内新建和改扩建街道(乡镇)级养老服务中心2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点98个,新增运营老年幸福食堂109家,并完成了超过1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

与此同时,云南省积极贯彻落实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累计惠及102万名长者;并切实执行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制度,使23万名老年人从中受益。此外,云南还深入实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提升行动,全面建立并严格落实定期探访机制,显著提升了农村地区为老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聚焦“一小”群体,云南省稳步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基本生活费的及时足额发放。2024年,全省共有6700名孤儿、1.93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被纳入保障范围。在2024—2025学年,云南省通过助学工程项目,为1166名孤儿和397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了资助。

不仅如此,云南省还持续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着力加强养育、医疗、康复、教育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服务能力。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孤残儿童分类集中养育、残疾孤儿回归家庭、未成年人送养与收养、成年后安置等一系列保障政策。此外,云南还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旨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通过开展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动态监测排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并将流动儿童也纳入监测范围,按照“一人一档”原则建立了全省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积极推进分类精准帮扶工作,为推动流动儿童与居住地儿童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